膀胱炎是發生在膀胱的炎癥,主要由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細菌感染引起,還有其它特殊類型的膀胱炎。特異性感染指膀胱結核而言。非特異性膀胱炎系大腸桿菌、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糞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其臨床表現有急性與慢性兩種。前者發病突然,排尿時有燒灼感,并在尿道區有疼痛。有時有尿急和嚴重的尿頻。女性常見。終末血尿常見,嚴重時有肉眼血尿和血塊排出。慢性膀胱炎的癥狀與急性膀胱炎相似,但無高熱,癥狀可持續數周或間歇性發作,使病者乏力、消瘦,出現腰腹部及膀胱會陰區不舒適或隱痛。
間質性膀胱炎(Hunner潰瘍)
是一種特殊的慢性膀胱炎。其主要癥狀嚴重尿頻、尿急、下腹痛、排尿痛、血尿等。多見于女病人。膀胱鏡檢查發現膀胱容量減少,在膀胱壁有粘膜下出血。本病的病因不明,既無細菌感染亦無病毒或真菌感染。本病用抗菌藥物無效,將膀胱在麻醉下進行過度膨脹可取得暫時的癥狀緩解。
腺性膀胱炎(glandular cyslitis)
膀胱粘膜水腫,其中有腺樣結構增生,并有許多炎癥細胞浸潤?;颊咭灾心昱詾槎嘁?。治療應用抗菌藥物,并需去除發病因素。
氣性膀胱炎(emphysematous cystitis)
少見。常在糖尿病患者發生。由于在膀胱壁內葡萄糖被細菌(變形桿菌)侵入后而有發酵導致粘膜的氣性外形??咕幬镏委熀髿怏w即消失。
壞疽性膀胱炎(gangrenous cystitis)
這是膀胱損傷的一少見結果。嚴重感染時可見膀胱壁膿腫與壞死。有的病人在整個膀胱壁有壞疽性改變,需作恥骨上膀修造瘺和抗菌藥物沖洗。
化學性膀胱炎(chemical cystitis)
靜脈注射環磷酸胺可使該藥物代謝產物在肝內形成從膀胱排出,刺激膀胱粘膜引起嚴重的膀胱炎。膀胱上皮發生潰瘍。在粘膜固有層的毛細血管擴張,因而發生出血。嚴重的可使膀胱粘膜固有層和肌肉纖維化變導致膀胱攣縮和膀胱輸尿管回流。這種膀胱炎治療困難。
放射性膀胱炎(radiocystitis)
膀胱接受放射線數月或數年,劑量超過40~65Gy(4000~6500rad)即可能出現放射性膀胱炎。血尿為其主要癥狀。病理改變類似環磷酸胺所致的膀胱炎。治療不滿意。
常見的非特異性膀胱炎系大腸桿菌、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糞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多數是通過經尿道的逆行感染所致。因女性尿道短,并與陰道臨近,更易發生膀胱炎。膀胱本身存在病變,如有膀胱結石、異物和留置導尿管時,或存在尿路梗阻及排尿障礙時更易發生非特異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
常突然起病,排尿時尿道有燒灼痛,尿頻,往往伴尿急,嚴重時類似尿失禁,尿頻尿急常特別明顯,每小時可達5~6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多,甚至只有幾滴,排尿終末可有下腹部疼痛。尿液混濁,有時出現血尿,常在終末期明顯。
恥骨上膀胱區有輕度壓痛。部分患者可見輕度腰痛。炎癥病變局限于膀胱粘膜時,常無發熱及血中白細胞增多,全身癥狀輕微,部分病人有疲乏感。女性新婚后發生急性膀胱炎稱為蜜月膀胱炎。急性膀胱炎病程較短,如及時治療,癥狀多在1周左右消失。
慢性膀胱炎
尿頻、尿急、尿痛癥狀長期存在,且反復發作,但不如急性期嚴重,尿中有少量或中量膿細胞、紅細胞。膀胱炎如果及時治療的話,癥狀是會很快消失的,這時候患者不要掉以輕心,要堅持治療,在醫生通過檢查確認膀胱炎已經治愈再停下來,不要因此而讓膀胱炎轉化成慢性。
急性膀胱炎
癥狀多較典型,一般診斷并不困難。根據尿頻、尿急和尿痛的病史,尿液常規檢查可見紅細胞、膿細胞,尿細菌培養每毫升尿細菌計數超過10萬即可明確診斷。
慢性膀胱炎
診斷方面除全身一般檢查外,重要的是查明致病菌的種類及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尋找引起感染持續或復發的原因。慢性非特異性膀胱炎須與其它類型膀胱炎相鑒別,如結核性膀胱炎,間質性膀胱炎,化學性膀胱炎等。
急性腎盂腎炎
除有膀胱刺激癥狀外,還有寒戰、高熱和腎區叩痛。
膀胱結核
呈慢性膀胱炎癥狀,對常規抗生素治療的反應不佳,尿液中可找到抗酸桿菌,尿路造影顯示腎輸尿管有結核病變。晚期形成攣縮膀胱。
間質性膀胱炎
尿液清晰,極少膿細胞,無細菌,膀胱充盈時有劇痛。
一般治療
包括適當休息,多飲水以增加尿量,注意營養,忌食刺激性食物,膀胱刺激癥狀明顯的病人給予解痙藥物緩解癥狀。
一些特殊情況下的無癥狀菌尿患者不需要常規抗菌藥物治療,需要密切觀察病情。
抗菌藥物治療
抗菌藥物治療是尿路感染的主要治療方法,推薦根據藥敏試驗選擇用藥。 [1-4]
疾病預后
急性單純性膀胱炎患者經治療和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后,總體預后較好。未經治療的急性膀胱炎患者進展至上尿路感染的情況較少,遷延成慢性癥狀可能持續數月,但可以逐漸自發緩解。
一、多喝水,每天兩升。
二、及時排尿,不要憋尿。
三、注意個人衛生,勤換洗內褲。女性解小便后用干凈的衛生紙由前向后擦拭。
四、男女雙方性交前后都要徹底將局部清洗干凈,性交前及性交后立刻將膀胱的尿液排清。